植物

宿根天人菊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宿根天人菊为菊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厘米,全株粗壮多毛。茎不分枝或稍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呈长方形或匙形;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方形或匙形。舌花黄色;管状花外有腺点,裂片长江三角洲状,顶端芒状渐尖,多节。瘦果长2毫米,有毛。开花结果期为7-8月。宿根天人菊可用于园林栽培。

  形态特征:宿根天人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厘米,全株粗壮多毛。茎不分枝或稍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呈椭圆形或匙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全缘或羽状半裂,两侧有尖毛,叶具长叶柄;

  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方形或匙形,长4-8厘米,基部茎无柄或心形。头部直径5-7厘米;总苞片披针形,长约1厘米,外面有腺点和密毛。舌花黄色;管状花外有腺点,裂片长江三角洲状,顶端芒状渐尖,多节。瘦果长2毫米,有毛。冠毛长2毫米。开花结果期为7-8月。

  生长习性:宿根天人菊健壮、耐热、耐旱,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花少叶多容易枯死。

  宿根天人菊培养方法

  土壤要求:宿根天人菊栽培管理相对简单,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种植。当植株长到5-8厘米高时,可移植到口径8-10厘米的种植盆中或露天栽培,移植前应深翻土壤。北方地区春秋枯水期可进行灌溉。

  施肥:宿根天人菊和肥料一样,薄肥可以在盆栽入盆后10~15天施,15天后施一次。露地种植前施腐熟有机肥作追肥,生长季结合灌溉施缓释肥2-3次,花期追施磷钾肥1-2次。为了防止镁和铁的流失,可以喷洒一次或两次硫化镁和铁螯合物。

  修剪:宿根天人菊不打顶也能形成圆润丰满的株形。花期比较一致。8-9月底,减去枯萎的花枝,可以有效延长观赏期。

  宿根天人菊通过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生产中以播种繁殖为主。

  播种繁殖:适合大量繁殖,春播或秋播,草炭或蛭石可作为播种基质。宿根天人菊种子大,千粒重2.326g,将种子播在苗床中,用细沙覆盖2~3mm,保持基质湿润。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2℃~25℃,播种后10~14天即可发芽。种子的发芽率很高,可以达到95%以上。

  分株繁殖:多在春秋两季进行。将健壮的2-3年生植株挖除枯叶、死根,从基部将植株丛分成若干带须根的小丛,种植在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中,适当遮荫排水,5-10天即可成活。

  扦插繁殖:采用扦插繁殖,选择植株中上部生长健壮、嫩的茎段,在旺盛生长期,在节间处进行扦插,长度为8-10厘米。基部的叶子去掉,上部的叶子适当去掉。将稀释1000倍的生根粉浸泡10秒左右,插入湿沙或蛭石基质中,插入深度约3厘米。扦插后能在阴凉潮湿的地方生根,7-10天即可。

  病害防治:宿根天人菊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危害叶片,未发现虫害。炭疽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圆形斑点,后期斑点边缘呈深褐色,中心呈灰褐色。严重时,叶子会变黄,然后变黑,最后被烤焦。病叶一般为中下部叶。

  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初花期后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或化肥,提高宿根天人菊抗病性。发病时应用化学药剂防治,如喷洒10%苯醚甲环唑75-112.59/hmZ或50%三唑酮60倍液。

  宿根天人菊:宿根天人菊的园林用途可用于花坛或花境,也可在林缘、草地上丛生、成片种植,还可作为切花使用。可用于花坛、花海、庭院栽培,也可用于野花组合、草地或盆花栽培。

  近年来,宿根天人菊新品种逐渐增多,“梅萨黄”、“亚利桑那阳光”、“亚利桑那红”等花朵繁茂,颜色鲜艳,完全可以覆盖盛开的植株,5-10月连续开花。一次种植多年,维护成本低,非常适合在园林中推广种植。是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应用前景好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