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中华锯花天牛的防治方法
学名ApatophysissinicaSemenov-Tian-Shanskij,俗称“啄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西、四川等省,也是北方地区危害较重的一种害虫。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先咬食幼嫩根茎表皮,后从近地面断梢伤口腐烂处蛀入,并向根下部蛀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牡丹的品质。严重时导致植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11-26毫米,雄成虫体长11-20毫米,栗褐色或黄褐色,体具稀疏短黄绒毛。头、胸带褐棕色,鞘翅端部浅黄褐色,头近圆形,上鄂前伸,额唇稍凹陷,复眼大,头部生小刻点,细密。触角11节,基瘤尖明显,柄节粗壮。雄天牛触角较长,前胸背板刻点细密,中间略凹陷,具2个圆形瘤突,两侧缘各生小齿突1个。鞘翅较前胸宽,翅面上也生细密的点刻,端部不明显。足长。
卵:长1.5毫米,长椭圆形,浅黄至浅黄绿色。
蛹:乳白色至黄色。
发生规律
中华锯花天牛3年1代。在土壤中生存,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3月下旬老龄幼虫从根部隧道中爬出,作土室化蛹,4月初进入入土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成虫一般5月下旬出土,当天交尾产卵,卵期10天左右,将卵散产于近表土3cm处,6月下旬进入孵化盛期。
为害时不易发现,造成植株衰弱或死亡。只有成虫才爬出地面交配产卵。成虫在夜间活动,产卵后即死亡。越老的牡丹植株受害越重。
防治方法
(1)天牛化蛹盛期进行中耕,破坏土室灭蛹。
(2)保护和利用其天敌。
(3)在牡丹根际打孔3-4回孔,深约20cm,每孔投放入磷化铝一片,或将带有虫害的苗木放在密闭的室内用磷化铝熏杀,均有好的效果。
(4)化学防治:在成虫出土盛期即5月下旬可用50%马拉硫磷乳剂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200倍液等喷洒,5天1次,连喷2-3次即可。在卵孵化盛期浇灌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300倍液。
常用药剂:马拉硫磷乳剂、敌百虫晶体、辛硫磷乳油、甲基异柳磷乳油、乐斯本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