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新型植保技术,|可大大提高苗木的存活率

  注干输液技术是一种新的植保方式,这种技术对药剂的利用率高、污染小,且能深入植物内部解决某些“疑难杂症”。

  注干输液技术适用范围

  注干输液法的初衷是防治植物的蛀干害虫、维管束害虫,以及补充树体营养、调节植物生长活动、治疗植物缺素症等。

  用此方法将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稀释液或营养成分注入树干,使其在树体内随蒸腾液流均匀地到达各个部位,可实现治虫或营养目的。

  常用的输液方法有:吊瓶(袋)输液、自流式树干注药和喷雾器压输。注干输液从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到秋季树体休眠前均可以进行。

  1、吊瓶输液

  适合于树干直径5厘米以上的苗木,若树干过细,输入的药液不能很好地流入木质部,还会对树干造成一定伤害。

  2、自流式树干注

  适用于树干直径10厘米以上的高大树木,主要利用大气压差和蒸腾拉力的双重作用,使液体通过斜插在树干上的自动输液器缓慢进入树体。

  3、喷雾器压输

  将喷雾器封好配液,喷管头安装锥形空心插头,并将其插紧于输液孔洞中,拉动手柄打气加压,打开开关即可输液,当手柄打气费力时即可停止输液,并封好孔口。

  目前利用高压树干注射技术来防治杨柳飞絮等问题已经在北京等城市逐步展开。但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物不适合打吊针;有些时期不必打吊针;有时传输的养分未必是树木所急需。

  比如以下树木均不适合挂吊袋插瓶:碧桃、火炬树、樱桃、樱花、柑橘、杏、梅、柠檬等。

  这类树木由于病菌侵袭、虫蛀、机械损伤、冻害、日灼等常会形成伤口,出现树干流胶或流脂现象。又如雪松,一旦出现伤口,松香就会溢出,吊袋的输液孔也会被堵塞。

  正确的打孔方法及输液技术

  1、输液部位的选择

  (1)针对较小树体,可选在根颈部输液,即可使全株均匀分布药液;

  (2)树体高大,根颈部输液路程较远,可采用接力输送法,在主干中上部位及主枝上打孔,让药液均匀分布全株。

  2、如何正确打孔

  选择好输液部位后,接下来就是打孔。不过打孔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这其中也有很多的讲究:

  (1)钻头的选择:

  一般选择4.5~5毫米的钻头进行打孔。

  (2)打孔方向:

  首先打孔的方向我们要选择在树木的东、西方向。

  打孔需要选择斜向下45°的角度。这样更有利于营养液的输入。

  (3)打孔深度:

  打孔深度约为3~5厘米左右。此时正好可以打至树木的木质部,木质部内含有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4)打孔数量:

  原则上来说,胸径7公分以上的树木,我们才能选择挂输吊袋,而每棵树悬挂输液袋的数量由树木的胸径来决定,胸径每增加10公分,吊袋数量增加一袋。

  3、输液速度的调节

  输液流速由树本身决定更可科学。因此在调节过程中我们应以营养液不向外溢出的前提下,将速度尽可能的调大。

  4、吊袋悬挂方向的选择

  为了避免营养液见光分解,一般吊袋的悬挂方向选择在背阴面。这样可以减少阳光对吊袋的照射。

  5、吊袋的更换

  (1)吊袋更换的误区:

  有部分朋友认为给大树补充的营养越多越好,以至于营养液1袋接1袋的输,浪费资金不说,这样还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2)正确的吊袋更换方式:

  其实对于这些尚不能自给自足的大树而言,补充营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水分的补充,而补水的最好方式就是输液补水。

  所以吊袋正确的更换方式为:1袋营养液——1袋纯净水——1袋营养液——1袋纯净水……交替使用。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温馨提示

  输液植保目前还只是作为传统植保的完善手段,能用喷洒方法有效防治的害虫,绝不提倡输液植保。

  因为输液的有效浓度、合理的输液次数、药剂的合理选择及输入液的配伍等,当前还很不成熟,在一定时段内还不能普及推广。当前在防治植物韧皮部病害时,输液植保就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