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怎么种植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等地。
黄芪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有补气固表和中补肾、托毒排脓等功效,被誉为“补益药之王”。
黄芪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其中含有多糖、多种氨基酸,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等成分。
黄芪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其中有一个品种叫赤芪,也叫北芪,药用价值很高。
赤芪又称为北芪、北地芪等,以根入药。
药用部分主要是干燥根及根茎。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属的一种植物。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的功效,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
黄芪也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为主要疗效成分之一的黄芪甲苷的重要来源。
一、生长习性
黄芪的生长环境比较挑剔,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它喜欢在湿润温暖的环境中进行生长。
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时,它才能生长;而土壤温度低于10度左右时,黄芪是不会生长的。
黄芪可以耐受零下30度到零上60度左右的温度,但在5、6、7月高温季节里要做好防晒措施。
在干旱的情况下,叶片也会慢慢变黄。
黄芪对光照需求不高,一般种植在向阳、土壤肥沃且排灌方便的地方即可。
喜欢光照多一些,并且土壤中有足够充足的水分,同时要注意排水。
黄芪对阳光非常敏感,光照不足则会使它长势变弱、植株矮小、叶子发黄等。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黄芪喜湿润,忌涝,种植前应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耙平后做宽1.5米的高畦。
2、种子处理:将精选后的种子用草木灰和细沙拌匀。
3、播种:黄芪种子细小,出苗慢,要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播种。
4、田间管理:播后20-30天出苗,苗高10厘米时间苗移栽;6月下旬后加强除草、浇水一次;7月中旬进行1次施肥;8月下旬再施肥1次。
5、病虫防治:黄芪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等。
6、采收加工:黄芪的根药用部分为干燥根茎及块茎,一般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嫩茎叶做商品,当地下茎长至5-10厘米时进行采收加工。
三、病虫害防治
1、黄芪根腐病:此病是在苗期为害,使幼苗枯萎。
防治方法:收获后要对田间进行翻耕,把植株周围的土翻到田外销毁或深埋。
2、黄芪白粉病:在发病期,可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洒一次。
3、黄守瓜:主要为害茎叶,发生后可喷施0.5%的石灰水喷杀。
4、黄芪叶枯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